黄帝阴符经

《黄帝阴符经》又称《阴符经》《轩辕黄帝阴符经》等,是传说中最早的道经,常与《道德经》《南华真经》并称。作者不详(旧题黄帝撰),历史上有太公、范蠡、鬼谷子、张良、诸葛亮、李淳风、李筌、李治、李鉴、李锐、杨晟等多家注解,《道藏》《四库全书》等中有所收集。全篇共400余字,分上、中、下三篇,即《神仙抱一演道章》《富国安民演法章》《强兵战胜演术章》。上篇主要内容是阐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;中篇主要内容是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;下篇主要内容是论兵法战术。

《黄帝阴符经》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炼养之道。全章大意通过“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”的法则,论述了“天有五贼,见之者昌”为炼养的唯一原则。以“九窍之邪,在乎三要”为修养功理。以“天发杀机,龙蛇起陆,人发杀机,天地反覆,天人合发,万变定基”为采药时机。以“火生于木,祸发必克,奸生于国,时动必溃”作为抱一修炼的唯一谨戒。

第二章主要是讲富国安民之“法”:“法”即方略。全章主旨通过“天生天杀,道之理也”的自然之理,陈述了以“三盗既宜,三才既安”为调解。调动各行各业的方式,以“日月有数,大小有定”为统辖理民的法则,以“其盗机也”为观世变、察安危的处身方略。

第三章不仅是论述强兵战胜之“术”,兼论修治之道。“术”就是料敌统军,驾御将帅的技艺。章首以“瞽者善听,聋者善视,绝利一源,用师十倍”作例,全心全意,聚精会神体悟敌人主力、目的、诡计及战略计划。御将攻敌,首先应断绝耳目之利,去除利欲之源,为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,以“天之至私,用之至公”为战略方针。除暴安民,势在必行、网以解救生灵为重。急民之所急,恶民之所恶。如此,方能获得众将献策,士卒效力,万众一心,在疆场临敌时,应奋勇当先,不以个人安危为重。这样虽然用之“至公”,却在暗中盗取了万民的拥戴,又是“至私”。

《黄帝阴符经》是以至道修炼为核心,以道为体,以术为用,以内修为超圣登真根本,以治国平天下为积功累德之途径是其主要思想; 是一部朴素、抽象的思想著作;是实践经验的总结;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经典。据明人吕坤统计,历代《黄帝阴符经》注本多达上百种,道家注本尤多,儒家注本亦不在少数,可见其影响之大。 其中养生之道对中国的中医理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,关于治国、治兵等谋略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积极作用。

神仙抱一演道章上

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,尽矣。天有五贼,见之者昌。五贼在心,施行於天。宇宙在乎手,万化生乎身。天性,人也。人心,机也。立天之道,以定人也。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。地发杀机,龙蛇起陆。人发杀机,天地反覆。天人合发,万变定基。性有巧拙,可以伏藏。九窍之邪,在乎三要,可以动静。火生於木,祸发必克。奸生於国,时动必溃。知之修炼,谓之圣人。天生天杀,道之理也。

富国安民演法章中

天地,万物之盗;万物,人之盗;人,万物之盗。三盗既宜,三才既安。故曰:食其时,百骸理。动其机,万化安。人知其神而神,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。日月有数,大小有定。圣功生焉,神明出焉。其盗机也,天下莫能见,莫能知。君子得之固躬,小人得之轻命。

强兵战胜演术章下

瞽者善听,聋者善视。绝利一源,用师十倍;三反昼夜,用师万倍。心生於物,死於物,机在目。天之无恩而大恩生。迅雷烈风,莫不蠢然。至乐性余,至静性廉。天之至私,用之至公。禽之制在炁。生者,死之根;死者,生之根。恩生於害,害生於恩。愚人以天地文理圣,我以时物文理哲。人以虞愚,我以不愚圣,人以期其圣,我以不期其圣。故以沉水入火,自取灭亡。自然之道静,故天地万物生。天地之道寖,故阴阳胜。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。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,因而制之。至静之道,律历所不能契。爰有奇器,是生万象。八卦甲子,神机鬼藏。阴阳相胜之术,昭昭乎进乎象矣。

Donate
  • Copyright: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. For commercial reprints,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. For non-commercial reprints,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.
  • Copyrights © 2015-2025 xingjinglong
  • Visitors: | Views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